作為min4wd的發源地,目前日本還是擁有最多玩家的地方.過去幾年在台灣參加了不少比賽,這幾年也幾乎年年都會去日本玩一下車,對於台灣和日本在這項活動的發展上的對比就有些感想.

先從結論講,我覺得跟棒球的發展有點像,日本頂尖的那群人,事實上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遙遠,除了一些極特殊改造密技項目以及日本部份極端頂級玩家(這小群人先且不論,因為很難討論),其實我覺得中上層玩家的水準是很接近了,差別就在於日本這群人相較於台灣來說是比較大的一群,而這一群人是建立在更大一群基本玩家的基礎之上.以今年參加靜岡這種很鄉下的大會來說,差不多一千台的報名數中,在會場亂逛了幾個小時我粗略以比例來估至少就有一百台以上是我覺得高水準的設定,實際比賽中的在旁邊計時也是記錄到好幾台都有突破到3字頭的成績.所以在日本的大會比賽時想求穩放慢一點點等別人飛就好的這種心態基本上是完全不行的.但他們車的設定也不是有多難達到的難度,四驅車的設定如果有掌握到幾個更基本的概念作出發,其實都是大同小異.以目前的資訊公開程度來看,除了極少數的作法沒有公開來,其實在日本網路上隨處可查到的資料的豐富程度就足以讓初學者在一個月內就進軍大會決賽了.就看你願意為了一點點的小進步在材料和加工上細緻到什麼地步,在競爭很激烈的時候,舉例來說如果大會常常最後的勝負是以一兩個車身的距離來計算的時候,這種小地方的要求在他們來看可能就變成是必要的.

所以說日本人強嗎?我覺得這可以從你的眼光是放在哪個方向來決定.以比例上來說,其實在台灣和在日本沒什麼不同,一個有程度的玩家在台北.在台中或是在東京在大阪的店家裡,一樣隨時都可以找到很大數量的初學者供你證明自信心,如果你是把注意力放在他們身上的話.就算是在日本地區大會裡,也是隨便都可以找到上百成千的初階玩家,掉輪子的掉電池的一樣很好找.但如果是把目光放在那上百台高水準的車子,就會馬上感受到一股高張力比賽的無名壓力在,或許有些車有可能勝得了,但就算勝了這回合,有些車看起來是同樣地跑到了極限了甚至超過了目前自己的想像,而且這個對手數量並不是個位數,而是怎麼換都是這種對手.然後還有更小的一群人,我想連日本當地玩家都覺得不知道怎麼應付好,他們把一切可以作的都作到了極限,他們只選擇飛車或是跑出別人難以再超越的成績這兩種選項.

從軌道風格來看,日本店家則更傾向於高速長距離跳躍這種軌道,基本上比較少有跳台躍起兩片直道以內就叫你一定要轉彎這種事,一般台灣玩家去日本玩往往會覺得日本軌道很簡單.除了可能是一種行銷手段(超高速長距離跳躍其實飛車壞得更徹底),同時日本也培養出玩家對於基礎車體設定下追求穩定高速度的感覺來,不斷作短距離跳躍或是多層起落轉彎的台灣風格是否就是更難的軌道我覺得有很大的討論空間在,但我總擔心這樣玩會有一種集體慢速化的傾向,玩慢車有可能會玩成習慣,進而把機運和慢速看成了穩定,這跟當下店家的行銷策略.瞄準客群.比賽賽制和獲利機制有關,不過我私心地相信台灣之後應該還是會往高速化長距離跳躍發展.

再回到棒球.幾千支高校參加的野球選手權大會,證明日本棒球建立在比我們更厚實的基礎上,世青棒對戰結果也是差一點點,但終究是輸了.台灣選手不強嗎?一點也沒有,我看來倒是覺得很多台灣選手看起來都強悍得要命,好幾個看起來應該直飛美國小聯盟了,日本很多選手看起來倒是很普通,過去打敗日本的例子也不是沒有,某個強投強打讓日本人很害怕的故事也常聽到.但日本棒球和台灣棒球誰比較強呢?網路上一些棒球評論員的文章會給你為什麼他認為日本棒球始終強上一截的答案,通常他們一定也都提到"基本動作"這四個字.或許我們太在意自己看起來是不是很弱,所以從小朋友時代就想要學很多的強大招式,所以偶爾有時候球還沒接進手套,動作就已經傳去一壘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NI4W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