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Z EVO FUREKI.jpg867550.jpg

近年新出的VZ底盤配上已經出了好久的VS EVO.I的下方補強大底也是很搭,開關的位置也都對得剛剛好,這片大底當初給人比較不好的感覺應該就是它的重量吧,而且把整體車架弄成了超級硬的狀態,所以雖然價格後來跌下來又出了另一批新的貨,但好像沒看到太多人在玩.

也剛好VZ新底盤有前方孔位,所以就拿出舊的VS EVO.I來改裝看看一直以來都很想作的作法.主要概念是將動力輸出部份和導向及制震部份完全用彈簧連結分離開來. 原VZ底盤負責電池電達開關及輪胎部份獨立出來,然後利用前後4個鎖孔 擴孔後以彈簧和EVO.I大底作連結,因為原來的大底並沒有前方適合孔位,所以我是鎖上一片FRP來製造出對應的連結孔位,經過試過現有的前後翼材料發現有一段非常接近這種孔位關係,只差了一點點,例如舊的草型後翼就可以找出很接近的孔位,擴孔後再位移鎖上可以製造出剛好的鎖點.

這樣動力輸出元件就是用套著四根螺絲後躺在EVO.I大底上,上方再鎖上彈簧.而大底的前後方的導向機構和制震機構就看人的想法靠那四個鎖點鎖上去,和MS フレキ的樣子也有點類似了.阻尼油因為沒有完全封閉只有靠VZ底盤孔洞裡的深度,後方的深度較夠可以製造出一點阻尼感,前方就比較少.四個彈簧鎖上的力道很有趣,稍微改變感覺就不同.

沒有出門玩只在家丟車,感覺上瞬間的確發生了一些變化,比原來的VS EVO.I丟下去多了一些卸力的味道,但大底也隨之下壓的結果是這個作法落地應該會有煞車變重的狀況,可能不能煞太多,車前進時是沒有避震感的軸車立即而且直接的出發狀態,最有趣的一點是,導輪是呈現一種可以左右擺動的姿態(因為鎖在大底上,大底一壓也會擺動),在彎道時導輪有可能會奇妙的效應出現,但如果車躍起時輪子不起作用導輪接觸軌道,又是可能是一種硬邦邦的過彎接觸.

如果暫時不想有以上這些效果,拿掉彈簧後鎖死,它就是一個原本的VS EVO.I硬邦邦狀態,等出去跑看看後再來試看看部份鎖死或不同彈簧設定的可能性及產生效應為何. EVO.I大底可以作減重的空間還不少,如果確定要作前提灯的狀況下或許也會把側翼的部份去掉,不然那個原來的側翼鎖孔作制震也蠻方便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NI4W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