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在超音速找VZ買到這盒,上網查發現原來這台在兩三年前就有出過 看到盒上介紹附的改裝零件當下就覺得這個組合真的很神奇,一是來自於它附的車子和改裝零件的單買價錢加總勢必會超過這盒車的售價很多,二是它利用這些
改裝零件所組合出來的車體架構雖然沒有到絕對完美但是是很完整實用的四驅車基本架構,包括動力.導向.制震和煞車四大面向對於剛玩的人來說這個改裝組合的價值非常的高,而且能引導人進入更精細的改裝世界.
來看看它附了哪些好東西
1.全車份FRP板包括前後煞車和防掛
2.四顆制震
3.青和白兩片不同強度的2mm煞車海綿
4.四輪窄中徑加SUPER HARD超硬胎
5.中空傳動軸
6.3.7:1減速齒
7.LIGHT DASH黃色中階馬達
8.兩長兩短,四根強化螺絲
9.黑色混碳冠齒和馬達齒
10.附的導輪和塑膠輪軸的摩擦力感覺上也很低
定價2800日幣簡直是大放送,想要上中高階馬達感覺上只差改一下前導輪就能放進軌道試了,它還留著傳動培林化的空間讓人去花錢,但其實原來的塑膠軸承傳動說真的也不算非常差,這樣其實就可以玩好一陣子了,
想花錢然後再來後導輪培林化,真的真的很想花錢再來全車的板件的碳纖化.
原盒裡所能用的材料組完後感覺上這台車的上限是比較高的,它的架構類似十多年前那個年代大家比賽時會拿出來的車款,也可以直接參加現在所謂零件鎖上就比賽的B-MAX賽制,傳承自VS的VZ動力傳輸令人不
用太擔心,照著說明書組完後制震也有一定的水準,側面導向就是本格的前2後4三角架構,但這台車最優秀而且具實戰性的部份就是它的煞車架構,而且它是可調的.
照說明書組好後,它會有一個前煞車,跟一個雙層的複式後煞車.它們還沒有作出煞車斜面需要車主自己再去改裝.但是前後煞車它們的高度設定都是一個自然的閃過好漢坡但是有接觸到跳台的煞車高度,這是原廠車
設定裡我沒看過的,後方的雙層複式煞車也是在之前的盒車組合中不會出現的.實際比對角度後我覺得前後煞車都有再往下調的一點點空間,有時比賽因為整體速度取捨也會讓後煞吃到一點好漢坡,前後煞車的鎖點都
可以在鎖上時利用大墊片及小墊片來微調煞車高度,使用一段時間加片墊片後煞車又會活回來,前煞車還有一大一小左右墊片的空間來閃好漢坡,整組取下來不用也非常便利.後煞車則可以小墊片非常細微地調整複式
煞車中兩層的高低差異關係(墊在防掛和煞車托板之間),也可以墊在底盤和後煞車托板之間來降低整組後煞車的高度(複式煞車兩層將一起降低),這裡可以放到墊片空間有1-3片甚至更多,如果想吃到一點也沒差直接可
以試著換3mm. 有某部份的比賽其實就是煞車調整比賽,而這台車擁有完整的煞車簡易調整架構,加上不同強度的煞車海綿選擇後,不得不說這個盒車組合包是一個新手改車的好選擇.
目前明顯的缺點和改造方向:
1.側翼制震的鎖點是相對脆弱的,目前看起來還能用但可能禁不起大撞
2.後煞車托板和底盤連接的鎖點附近則是目前看來最大的危險地區,它負責了整組後翼的所有重量,制震的下壓,每一次的煞車力道以及不斷發生落地衝擊,底盤那裡本來就相對弱而且FRP上鎖點後方還有沒用到空鎖
孔,更增加了那裡出事的可能性.
3.前導輪在中高速動力輸出時可能要換成金屬材質的導輪,扯鈴是個不錯的選擇
4.制震中等,落地複跳還是存在,這是非避震車架構的基本課題,適當調整一點點制震重量或許可以,但不應加太多不必要的重量在車上,尤其這台的優勢在於煞車系統.配合還算合宜的車重我認為它在不太複雜起伏的
正常軌道上會有跑出高速成績的機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6Dwe6nuw-s